当前位置:追书帮>其它小说>水浒之林冲大战陆谦> 第375章 破甲马蹄下铁蒺藜,盗宝物月下受咒伤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75章 破甲马蹄下铁蒺藜,盗宝物月下受咒伤 (1 / 5)

“哥哥,你这办法就笨了,这攻击重甲骑兵,最好的方法就是攻击其战马,马蹄首当其冲。”

尉迟贞金一边说,一边从自己随身的暗器豹皮囊里面掏出来一件暗器——铁蒺藜。

铁蒺藜,这是中国古代一种军用的铁质尖刺的撒布障碍物。

中国在战国时期已使用铁蒺藜。在古代战争中,将铁蒺藜撒布在地,用以迟滞敌军行动,有的铁蒺藜中心有孔,可用绳串连,以便敷设和收取。

宋代以后,铁蒺藜的种类逐渐增多,如布设在水中的“铁菱角”,联缀于木板上的“地涩”,拦马用的“蹄”,在刺上涂敷毒药的“鬼箭”等。

传说公元235年,诸葛亮率军再出祁山时,是年八月,诸葛亮病逝于五丈原。失去统帅的蜀军悲痛万分,开始回撤,为了防止魏军追赶,长史杨仪依照诸葛亮临终前的嘱咐,在撤退的路上布设了大量的铁蒺藜。

因它与诸葛亮在汉中的活动有关,所以,在勉县一带,一直认为这铁蒺藜和扎马钉是“武侯所遗”。

在交通领域,扎马钉,铁蒺藜就完全可以用来制作防盗或防逃的装置,如轮胎刺板、路障等,用以阻止车辆的行驶或逃跑。

你铁浮屠包裹的再严实,哪怕是把马腿也给包上了也没有用,你马蹄总不能给包上吧!

有人说,钉马蹄铁不就结了,实际上这也没有用。

首先是现在就没有马蹄铁的普及。

早在隋代之前,中国就已经出现马蹄铁。在敦煌莫高窟壁画中有一幅“钉马掌图”,是在隋开皇四年所建302窟的窟壁上,这足以证明马蹄铁在隋代以前就已出现。

但是,马蹄铁最早传入中原地区是在南宋末年,后来随着蒙古人建立元朝并大力推行,马蹄铁就在中国流行起来。

安装马蹄铁可以防止马蹄角质层磨损过度,从而延长马蹄寿命,也马蹄接触地面的部分是由角质层组成的,随着时间的推移,角质层会因摩擦而磨损,导致马蹄不均匀磨损,这种现象会影响马匹的脚部健康,而且战马的马蹄一旦完全磨损,那它就只能进马肉馆子当肉菜的份了。

而现在的中原地区根本就没有钉马掌的习惯,而女真人刚刚脱离了野人状态,他们的战马也是没有钉马掌的习惯。

就算是订了马掌,那也只是围着蹄甲一圈,一个半圆形的马蹄铁,中间的掌心还是露着的,该扎还是能扎进去!

而且这个铁蒺藜,比起打造大量的钩镰枪省事多了,做出模子来一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