彤千里迢迢从A楼赶到实验楼自杀,确实存在一定的不合理之处。
但本案之所以定位自杀,当然也有证据。
上回调查的同事,已经将所有目击者或者间接目击者记录下来。
没有人亲眼看到苗彤跳下去,但也没有看到可疑人进出过。
案发当时,在实验楼里一共有六个人。
为下节课做准备的化学老师,在底楼打扫的清洁工,四个在实验室里为化学竞赛做准备的高二学生。
实验楼总共有两个出入口,左边一个,右边一个。
清洁工当时一楼左边的地方拖地。据他说,曾听到过一次脚步声,大概在案发前十分钟左右。
之后一直到苗彤跳下来,他都在那附近,没有走开过,也不曾听到或见到第二个人进出。
而右边的出入口附近,是一条清幽狭长的小路,和前面的办公楼有回廊联通,平时没什么人。
两个5班的学生在那里背单词,他们说,没有看到过什么人出入。
此外,实验搂的后面就是羽毛球场,季芸芸和她的同学就在这里。
她们说,曾经看到过苗彤往实验楼的方向去,但以为她是去上厕所——体育馆和教学楼的厕所都太远了,因此没当回事。
她们并没有看到其他人出入。
于是,可以姑且标出这样的地形图。
.....打羽毛球的女生......
.........实验楼..........
..清洁工..一层...单词学生.
再看楼里的五个人。
参加化学竞赛的四个高二学生有男有女,和苗彤素不相识,且一直待在教室里做实验,没有嫌疑。
为化学课做准备的老师,是今年新招来的,教高一,没有教过苗彤,甚至压根不认识这个学生,没有杀人动机。
此外,虽然案发现场因为前一天下雨,积攒的灰尘被雨水冲刷干净,次日太阳一晒,没有留下脚印或其他痕迹,但也没有什么特别值得令人注意的东西。
这样的情况下,认定苗彤自杀,合情合理。
但如果是他杀……季风正思考着,忽然听到隔壁的大礼堂爆发出一阵欢呼,几百个人一起发出的巨大声响,仿佛能掀掉天花板。
“啧,作家搞得和明星似的。”他自语了声,踱到四楼,上天台。
天台和楼梯间有一扇门,现在已经被一把大锁取代,但在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