凹面镜和旋转镜之间的连线与旋转镜和成像板连线垂直,也就是在‘l’左边那一丨的顶部横拉一条垂直的线。
看到这里。
想必有部分聪明的同学已经猜到到了。
没错。
徐云这次准备使用的,正是傅科发明的旋转镜测光法!
上头提及过。
小牛和惠更斯计算出来的光速数值,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都被视作权威。
这种情况直持续到了1849年。
当时一个叫做阿曼德斐索的科学家受阿拉果启发,想出了一个精密的实验,从而打破了这个‘权威’:
他设计了一个齿轮,将它放在了光源和镜子之间。
当齿轮不动的时候,从光源发出的光从齿轮的缝隙中穿过。
在经过镜子反射之后,又会穿过同一个缝隙被观测者观察到。
当齿轮开始转动并达到一定的转速之后,光线在返回时,原先的齿缝刚好转过。
光线就会打在齿轮上而无法被观测。
如果继续将齿轮的转速加快,此时光线就会穿过下一个齿缝再次反射回来。
整个过程不需要考虑人的视觉反应速度,只需要知道齿轮的齿数、转速以及观测者与镜子之间的距离,就可以计算出光速。
不过受工艺影响,这个方法还是有点问题。
毕竟是在用齿轮遮挡光嘛,导致最终测出来的光速大概有5%左右的误差。
所以后来的傅科——也就是搞出傅科摆的那位大佬,他想了想,就把齿轮改成了旋转镜。
同时在流程上又进行了部分优化,将精度锁定到了28.9万公里。
等到了迈克尔逊时期,他便又换成了八面镜,使得精度再一次得到了提高。
徐云在图书馆查资料的时候曾经发现。
副本中由于世界线变动的缘故,给阿曼德斐索启发的阿拉果并未提出测光的思路,他在大学毕业后便一头扎进了波动说的怀抱。
自然而然的。
阿曼德斐索也就没有在一年前完成自己的齿轮测光实验。
齿轮测光都尚且没有,就更别说傅科了:
傅科比斐索大概晚一年半完成了旋转镜测光,傅科的灵感正是源自斐索的论文。
所以在图书馆的时候,徐云就已经做好了预案,准备将光速测量作为一个切入点。
只是没想到,这个机会会来的如此之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