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追书帮>游戏竞技>我活成了风口txt> 第431章 世纪布局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31章 世纪布局 (2 / 5)

997年IBM的深蓝在人机大战中获胜后,人工智能就已经成为一个热门话题了。

2000年那会儿,更是已经涌现了一些算法和应用,不像物联网和智能家居,都只停留在概念阶段。

所以在今年的概念炒作中,人工智能的受关注度也确实是最高的,大众也更愿意相信人工智能真的很快就会改变人类的生活。

不过说到人工智能,不得不提一嘴关于这个概念的认识问题。

对人工智能发展史稍作了解的人都知道,人工智能从1950开始一路经历了两次大起大落,始终没能发展起来。

一直到21世纪,基于芯片和大数据等技术的发展,人工智能终于爆发了。

但对于21世纪发展起来的人工智能,始终存在一个理念派,他们在拼命的抗争着。

这批人倒不是不认可技术,而是在他们看来,21世纪发展起来的这个技术压根就不是人工智能,所以企业也好,媒体也好,社会也好,不应该称其为人工智能,这是一种挂羊头卖狗肉的行为。

事实上,如果按照50年代提出人工智能时的标准来进行对比的话,21世纪发展起来的确实不是人工智能,而是数据挖掘,数据处理,数据分析。

五六十年代对于人工智能的发展展望是通过计算机模拟大脑回路,设计出仿真人脑系统,创造出能够与人共处的人工智能。

所以七十年代这个技术毫不意外的就直接就进入了寒冬。

毕竟按照这个目的来投入的话,哪怕到了21世纪也实现不了。

等到八十年代,人工智能第一次回暖,就是因为有人提出了机器学习概念,认为大家应该放弃让计算机模拟人类大脑的想法,直接创造一个基于计算机的学习算法。

这个方向的可行性自然高多了,等到21世纪之后,机器学习开始爆发,然后争议就出现了。

所以理念派认为机器学习既然是基于计算机打造的一种学习算法,那就不该叫人工智能,撑死了只能叫机器智能。

可人工智能听着显然比机器智能更高级,更能搞噱头,而且更方便企业拿来讲故事,所以企业自然不愿意改名。

当然,理念派之所以要争这个名称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五六十年代那会儿研究人工智能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研究人类,从而激发人类进化的可能性。

但21世纪的人工智能显然是为了更好的取代人类生产力,导致人类大量失业,最终引发社会混乱。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