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抹蜡并灌入水分,然后穿上衣服。
如果能够准确地找到穴位并刺入,就会有水渗出;反之,如果刺不准穴位,则无法刺入。
然而,北宋最终败给了金国,这两尊铜人和图经刻石都被金兵掳走。后来,蒙古人又从金人手中夺走了它们,并将其放置在大都太医院。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在朝代的更替和战火的摧残下,它们最终不知去向,成为了历史的谜团。
在明代英宗正统年间,朝廷将针灸铜人复制出来,并放置在太医院供太医们学习使用。然而,《铜人腧穴针灸图经》石刻却遭遇了不幸,它们大多遭到了破坏,甚至有些被当作修城的石料。
这让人不禁感到惋惜和痛心。
幸运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残碑逐渐被人们发现。这些残碑成为了研究医学史和针灸学史的重要资料,它们犹如历史的见证者,默默地诉说着曾经发生过的故事。
考试的时候,整个考场弥漫着紧张凝重的氛围。堂前摆放着那尊珍贵无比的针灸铜人,仿佛它就是一位沉默不语的考官,静静地注视着每一个考生。
老师们先小心翼翼地在铜人光滑的表面均匀地涂上一层薄薄的蜡,他们的动作轻柔而谨慎,仿佛手中捧着的不是一尊普通的铜人,而是世间罕见的珍宝。
接着,他们拿起特制的器具,将水缓缓地灌入铜人的体内,直到铜人体内装满了水。最后,老师们为铜人披上一件质地轻薄的衣裳,这件衣裳完美地贴合在铜人的身体上,丝毫不影响对穴位的判断。
学子们排着整齐的队伍,神情肃穆,仿佛等待着一场重要的考验。他们一个个手持细长的银针,眼神专注而坚定,额头上微微渗出汗珠,显示出内心的紧张和期待。
只见那针在学生手中微微颤抖,似乎在寻找着最佳的时机。当针尖靠近穴位时,学生们需要屏住呼吸,集中精神,全神贯注地寻找准确的位置。一旦找到,他们便猛然扎下,动作果断而迅速。
如果这一针扎得精准无误,那么当针抽出的时候,一股清泉般的水流便会顺着针眼细细渗出。这细微的水流宛如铜人在无声地宣告学生的成功,让人不禁感叹中医针灸的神奇之处。
然而,如果学生没有扎准穴位,那针便会在铜人的表面受阻,无论他们如何用力,都无法将针刺入深处。自然也就不会有水流渗出,学生只能无奈地叹息,心中暗自悔恨自己学艺不精,未能掌握这精妙的技艺。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