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追书帮>其它小说>三国宝箱系统> 第一百零一章 以信为本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零一章 以信为本 (3 / 6)

未能成功抢占北原而与魏军僵持达百余日。

秋,诸葛亮逝世,蜀军退回汉中,至此诸葛北伐结束。

诸葛亮作为军事家在历代兵家也得到了较高的认可。

司马懿在诸葛亮死后,看到诸葛亮的营垒,称赞其为“天下奇才”。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唐太宗与李靖在《唐太宗李卫公问对》中多次提到诸葛亮的治军之法与八阵图,

给予了极高的评价,并且表明陈寿在《三国志》中对诸葛亮的评价是“史官鲜克知兵,

不能纪其实迹焉”。唐朝时亦将诸葛亮评选为武庙十哲之一,

与张良、韩信、白起等九位历代兵家享同等地位。

诸葛亮亦作诸多军事着述,如《南征》《北伐》《北出》等,

对中国军事界有一定的贡献。诸葛亮在技术发明上亦有灵巧的表现,

如改良连弩。诸葛亮亦推演了兵法,作八阵图,直至唐代将领李靖仍然十分推崇。

诸葛亮在汉中休士劝农期间,利用了汉中的经济条件,

因地制宜地采取了一系列发展生产的得力措施,使北伐军资基本上就地得到了解决,

诸葛亮死后,蜀汉军撤退,魏军还在蜀营中“获其图书、粮谷甚众”。

这正说明了诸葛亮休士劝农,实行军屯耕战的效果。

当地人民生活好了,就可以招来更多的人口,

使地广人稀的汉中重新得到发展,逐步到达人多、粮多的良性循环,

使百姓“安其居,乐其业”。

经诸葛亮“踵迹增筑”的“山河堰”等水利工程,

至今还是汉中地区灌溉面积最大的水利工程。

据李仪祉考察而知,“山河堰尚灌褒城田八千余亩,

灌南郑县田三万零六百余亩,灌酒县七千余亩,共四万六千余亩。”

汉中市的六大名池,至今仍被利用。

据考古调查统计,全区至今尚保留有汉以来的古堰七十多处,

一些堰渠经历代使用维修,一直延用至今。

同时各地在继承和学习古代开发利用水利资源经验的基础上,

又不断增修了大批塘、库、陂池等水利设施。

仅勉县就增修了能蓄十万立方水的水库三十七个;塘与陂池达三百多个;

冬水田至今仍有五万多亩。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